灯具老镇飞舞手狮新利体育灯国家级非遗手狮舞
栏目:新利资讯 发布时间:2024-04-16 18:29:38
 张乃清,闵行区文史专家。长年研究乡土历史文化,著有《上海闵行文史丛书(第一辑10卷新利体育,第二辑11卷)》《人文闵行丛书4卷》和《上海闵行非遗丛书》10多卷。史海钩沉新利体育,“今日闵行”与张乃清老师携手推出“乃清叙史”,让我们在一段段闵行史话中,感受江南人文的魅力——  狮舞是一种拟兽传统舞蹈,最常见也最受人们喜爱的节庆活动项目新利体育。我国不少地区时有手狮舞表演,以执狮方式可分执柄举狮和

  张乃清,闵行区文史专家。长年研究乡土历史文化,著有《上海闵行文史丛书(第一辑10卷新利体育,第二辑11卷)》《人文闵行丛书4卷》和《上海闵行非遗丛书》10多卷。史海钩沉新利体育,“今日闵行”与张乃清老师携手推出“乃清叙史”,让我们在一段段闵行史话中,感受江南人文的魅力——

  狮舞是一种拟兽传统舞蹈,最常见也最受人们喜爱的节庆活动项目新利体育。我国不少地区时有手狮舞表演,以执狮方式可分执柄举狮和手臂举狮两种表演风格,其中唯有执柄举狮的马桥手狮舞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狮舞代表性项目之一。

  马桥手狮舞,俗称“手带狮舞”,独特的执狮方式是从举灯和舞龙动作演变而来的,源于本地节庆“提灯会”行街巡游。当年每逢“出灯”时节,人们提灯、举灯沿街而行,自娱且娱人,便得意忘形而手舞足蹈,手持灯具纵情起舞,遂互相仿效,约定俗成,进而由一人自舞发展为双人对舞,再进而形成组队群舞。

  清代初期,马桥地区的俗节灯市上就盛行狮子灯。马桥老镇上街道狭窄,沿俞塘北岸而建,长约600米,线米长。每逢俗节欢庆时,因街道狭窄,观者又拥挤,提灯人往往要用竹竿撑起狮子灯,以利炫耀,手舞足蹈,以示欢乐新利体育,尤其是途经大户人家门口,摆开场子,尽情展示狮子灯。就在如此有意无意的玩耍之中,手舞狮子灯之举渐渐变成了一系列“手带狮舞”动作,舞者还常常与舞龙队伍相呼应,形成狮龙共舞的热闹场面,令观者不禁喝彩。于是,一种新颖别致的传统舞蹈就此产生了。至清代中期,马桥“手带狮舞”逐渐成熟而流行。

  手持狮子灯而舞,自然扩展了舞者抒情的表现力。但是,在行街表演过程中,因为旧时乡镇的街道都很狭窄,加上两旁的屋檐大多低矮,舞动手狮时极容易发生碰撞,无奈之际舞者们灵机一动,便形成了以“矮蹲步”为基础的横移、直进、三进三退等步伐灯具,以及贴身绕狮的表演动作,以适应表演场地的多变。经过多年的积累,手狮舞终以别出心裁的面貌,形成了当众表演的基本套路。

  同时,每逢俗节、庙会,马桥舞狮人将此舞带到周边乡镇去行街,使其逐步向四方扩散。于是,逢到节庆喜事,有人就会赶到马桥来邀请舞狮艺人前去献艺,更有心灵手巧者“看样学样”地自己扎个狮子舞个痛快,从而舞姿又有创新,影响不断扩大。至20世纪40年代,此舞已流传到邻近的松江县、奉贤县等地。

  手狮舞属岁时节令舞蹈,一般用于新春元宵灯会、迎神赛会和喜庆节日时的广场表演。旧时当地有青壮年自愿参与,自然传承,每逢俗节聚会时争相亮相献艺。

  清朝晚期,马桥乡联建村曹宅、北桥乡乔家宅和闵行老镇上均有一批青年人喜欢扎灯舞狮,并传子弟或同伴。后来流传到奉贤县、松江县叶榭和新桥等地区。

  1911年年底,当地民众为庆贺辛亥革命,舞狮人相聚在北桥镇上集灯示庆。而北桥警署闻讯急派人赶来禁止,四乡民众纷纷抗议,戚家桥何姓茶担师傅、乔家宅的乔同生等舞狮者激愤难忍,将手中的狮子灯扔进警署大门,以示抗议。

  1933年7月起,私立俞塘民众教育馆改为江苏省立,俞塘成了上海西南诸乡的文化中心。由此,地方俗节以及民众同乐会、菊花会、桃花节等文化娱乐活动颇为活跃,其中“手带狮舞”为传统节目。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当地百姓举灯欢庆,手狮舞自然成为重要形式,其演出场面极为壮观,人们至今难忘。

  1959年,上海县举行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手狮舞再次亮相。当年6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在杭州西湖边拍摄故事片《风从东方来》最后的欢庆场面时,有舞龙舞狮表演,其中的手狮舞表演队就是从马桥乡请来的。1960年1月28日时逢春节,刚建成的“闵行一条街”隆重举办“花灯会”,新利体育马桥人扎了4只手狮赶去参加行街表演。当晚,气温降到零下一度,“花灯会”依然吸引了三四万名观众。

  后来,因当地灯会、庙会相继停办,手狮舞随之缺少表演机会,便渐渐被人们淡忘。1983年春,上海县文化局、县文化馆为推进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工作,在部分乡镇开展情况普查,根据历史情况,普查重点为狮龙舞传人,尤其是先要寻到扎制道具的手艺人。乔正林、孙炳祥等扎出八只手狮道具之后,县文化部门决定抽调力量,尽快恢复手狮舞排演。老艺人在马桥文化站共同回忆手狮舞表演动作和队形,经过归纳,确定了8个主要动作,即“站着舞”“跪着舞”“躺着舞”“滚着舞”“对着舞”“绕着舞”“矮步舞”“拜礼(谢幕)舞”,手狮舞终于重新恢复传统舞蹈的艺术魅力。

  为了提升手狮舞的表现力,公社文化站调集了一批青年文艺骨干,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编排成完整的舞蹈节目。9月12日,第五届全国体育运动会“振兴中华”火炬接力传到上海县。新复排的手狮舞首次公开表演,顿时引起了社会轰动。

  传统的手狮舞表演无一定程式,行街表演时以即兴发挥为主。为了提高手狮舞的表演水平,手狮舞表演队坚持苦练基本功,不断提炼和规范舞蹈动作,还逐渐吸取了当地舞龙的翻滚、跌扑等基本技巧,丰富了手狮舞的粗犷勇猛又刚柔相济以及注重细腻动人的表演风格,具有独特的“海派”风采。因此,新时代的马桥手狮舞更加注重通过对狮子形与神的模拟,充分体现“文狮”温顺的神态和“武狮”勇猛的性格,更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人舞狮、狮拟人的情趣,把人的欢乐情绪融化在手舞足蹈之中。手狮道具也不断更新,使其更加美观、生动、牢固,由于采用了新材料,道具更显轻巧。

  1992年11月,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在北京举行,来自马桥乡的《手狮舞》荣获三等奖。

  手狮舞揉灯彩、杂技等为一体,用手舞狮,形式独特,技艺性较强。马桥地区传人吸取了舞龙的翻滚新利体育、跌扑等基本技巧,发挥了狮舞的粗犷勇猛又刚柔相济以及注重细腻动人的表演风格。由于手狮舞舞蹈场面热烈,充满自娱、娱人的生活气息和喜庆祥和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深受人们喜爱。一百多年来,一直是当地主要的岁时节令习俗舞蹈之一。手狮舞凝聚着当地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在近百年来的流传和发展中,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深切地感悟到前辈的智慧和美德,自觉地去传承独特的地域文化,从而产生着深远的社会影响。

  2007年6月,马桥手狮舞被列为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利体育2010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责任单位为闵行区马桥镇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中心。